據Care.org統計,世界上大約遺留下1億1千萬顆地雷,每年有數千人因此遇難。有數據分析稱,利用常規技術手段排除這些地雷可能需要花費超過1000年的時間,為了提高效率、降低風險,很多無人機方案開始著手于解決這些問題。
近日,一款名為Mine Kafon Drone(以下簡稱“MKD”)的無人機產品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在Kickstarter中公開募集資金。事實上,與“地雷”有關的無人機并非新鮮,到目前為止,專門用于掃雷的無人機產品種類也比較多,但是,市場上絕大部分掃雷無人機與消費級無人機并無多大不同,只是加入了激光雷達和紅外探測器等,它們主要起到尋找雷區和定位地雷大致位置的作用。也就是說,這類產品只能檢測,不能排除地雷。而MKD的創新之處在于,該產品在有著上述功能的基礎上,還擁有更加精準的定位技術,附加的機械臂可直接進行排雷。
目前,掃雷無人機產品主要分三大類,每類都有著各自的功能訴求:
LIDAR繪制雷區3D地圖
美國無人飛行器公司ArchAerial推出新型無人機可用于探測炸彈,此前ArchAerial公司的產品大多為普通商用級無人機,大多被用于農業測繪、考古研究等領域。而在SXSW藝術節上,ArchAerial公司的CEO Ryan Baker宣布公司正在研究一款無人機原型,能檢測出尚未引爆的炸彈。
該款無人機采用八旋翼的設計,搭載激光雷達(LIDAR),其遠程遙感技術能夠精準繪制地表的3D地圖影像,勾畫出一條沒有炸彈的安全道路供人使用。
據悉,ArchAerial無人機的第一項任務是要在老撾執行。持續了十數年越南戰爭期間,美國曾經在該地區投下了近200萬噸炸藥,預估仍有8000萬枚冰球大小的炸彈仍然散落在國家各個角落。
紅外攝像頭植物識別
無人機的優勢在于它可以快速地拍攝下地表的高清圖像,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的研究團隊正在開發一種高頻譜成像科技,從而能夠通過植被上的可爆炸化學物質鑒別土地是否為雷區。
John Day博士指出,無人機可以拍攝紅外線圖像,這樣就可以快速地讓人們了解到潛在的危險地區。綠地里未爆炸的地雷或隱蔽的地雷往往很難被看見,但是通過紅外攝像頭就很容易將地雷與周邊的物件區別開來。雷區中易爆炸的化學品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滲出,這些化學物質會被植株所吸收,被污染的植物明顯會與非雷區的植物形成對比,盡管人眼無法區別,但無人機利用高光譜成像技術,通過植物反射近距紅外頻譜探測出植物吸入化學物質后的細微變化。找到這些不健康的植株,人們就有可能尋找到雷區。
該項目從2016年初正式開始,慈善機構Find A Better Way對此項目進行了資助。
全自動排雷
上述兩類無人機比較常見,但他們只是利用無人機找出雷區,卻并沒有用無人機排除地雷。近期有公司已經研發出通過自動繪制地圖并探測和自動排除地雷的無人機MKD,其開發團隊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利用MKD在不到10年時間內清除掉地球上所有的地雷。
MKD無人機有六個旋翼以及三個附件。第一個附件用于繪制掃雷地區的地圖,第二個附件是金屬探測器,用于探測地雷,并用GPS將地雷位置標出來。當無人機找到地雷所處的位置時,無人機會飛回到操作人員身邊,操作人將它的金屬探測器更換為機械臂,然后再飛往雷區。排雷過程是先通過機械臂將網球大小的小型炸藥放在地雷所在位置上方,然后退回到安全范圍,最后將地雷引爆。
MKD設計團隊表示,這種方法的掃雷速度是傳統掃雷技術的20倍,成本僅為后者的1/200。MKD團隊負責人是阿富汗的馬蘇德·哈薩尼(Massoud Hassani),他們此前曾開發過一種稱為“Mine Kafon”的掃雷裝置。Mine Kafon形狀猶如風滾草,它靠風力推動,能在布滿地雷的地方滾動,以這種方式引爆地雷。
該產品目前還面臨著一些技術難題需要解決,第一是發現埋藏時間較長的地雷,第二是精準定位地雷。
由于MKD無人機只能在地面上方4厘米處盤旋飛行,在這種環境下難以發現已經深埋數十年的地雷,此外,由于MKD無人機主要依賴GPS系統來實現準確定位,所以在實際操作中也很棘手。MKD團隊計劃將利用外置天線的三角測量來提高GPS定位的精準性。
哈薩尼目前正在眾籌平臺Kickstarter上給MKD無人機募集資金,目標融資額為7萬歐元。這筆錢將用于改善MKD設計,開發基站,在不同環境下測試無人機,同時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
智能界(www.mxbwsgo.cn)中國智能科技聚合推薦平臺,秉承“引領未來智能生活”的理念,專注報道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智能醫療、機器人、3D打印、智能汽車等諸多科技前沿領域。聚合品牌宣傳、代理招商、產品評測、原創視頻、FM電臺與試用眾測,深入智能硬件行業,全平臺多維度為用戶及廠商提供服務,致力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智能硬件聚合推薦平臺。
評論列表(已有條評論)
最新評論